当前位置:资讯 > >正文

郏县:千年古村再绘秀美画卷

“面条熟了,都进来吧,开饭!”9月1日上午11点40分,中国传统村落、郏县黄道镇纸坊村爱心食堂幸福院饭菜飘香,随着厨师李国霞的一声召唤,96岁的张枝、95岁的张申、82岁的林天明等八九位老人或从休息室,或从茶台向餐厅走去。

“我的少盛些,一筷头就中。”张枝老人说。李国霞为她盛好面条,该村党支部副书记蒋香玲为她盛上鸡肉南瓜丁臊子,并端到餐桌上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一天三顿饭,一个月300元,有说有笑不孤单,孩子在外挣钱也不挂念。”王丙午老人以前是教师,老伴儿不在了,俩儿子在南方上班,他不喜欢南方的生活,执意在老家独过……谈起在幸福院的生活,他滔滔不绝。

纸坊村爱心食堂是郏县第一个幸福院,也是该村文明创建的硕果,曾引来不少外地单位观摩学习。

“年轻人外出的多,村里都是老人,天天吃饭不照时不照晌的,生活缺乏生机。2017年春节,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号召大家把闲置院腾出来改成爱心食堂,大家纷纷响应,捐款的、捐房子的、捐厨具的……排成队。”蒋香玲说,当年3月,爱心食堂启用。至今6年多了,一直没停过,俨然成了留守老人、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快乐天堂。

“早饭7点,晚饭6点半,菜品每天不重样,煮得都很烂,老人好嚼。”刘国霞说,自己今年也69岁了,但身体还不错,在家闲着没事,就来爱心食堂为大家做饭,看着老人们吃得开心,她很欣慰。

2015年,时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宗鹏动员村民捐款清理河道、整治环境,筹集资金6万元左右。“那时候村里污水横流,垃圾遍地,村民都支持村干部整治村里环境,我家当时捐了1000元。”村民刘玉停回忆道。

随后,该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,成立了环境整治群众理事会、宜居公益超市、孝善理事会、红白事理事会等,起草发布村规民约;建围墙、修广场、拓道路;因地制宜把旧磨盘、老碾盘变废为宝打造成乡愁主题村景……村庄面貌焕然一新。

9月1日上午,在该村村委会北侧的宜居公益超市进行了二季度积分兑换,7人因参与打扫卫生、2人因拾金不昧、9名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分别领取了牙膏、毛巾、洗衣粉等奖品。

为助力文明乡风建设,激发村民参与村容村貌管护的积极性,该村于2017年11月实行创先争优积分激励机制——参与星级文明户,评选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“文明家庭”,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服务,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都有积分奖励。凭积分均可到宜居公益超市领取奖品。实施以来,已有2203人次领取了奖品,价值5.8万余元。

为制止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的行为,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,该村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移风易俗、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活动,树立文明新风尚,扎实推进文明乡村建设。

如今,纸坊村民风淳朴、乡风文明、环境优美,一幅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的秀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。(蔡长伟 张鸿雨朱丙强/文图)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