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资讯 > >正文

教育App应聚焦“美好教育”


(资料图)

原标题:教育App应聚焦“美好教育”

孩子中午不午睡,扣分;坐姿不正确,扣分;周一不穿礼仪服,扣分……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,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教育类App“班级优化大师”在全国部分中小学校应用甚广。这款App记录学生在校的几乎全部行为表现,并通过加减分给学生排名,公开评比。有的学校排名结果还与评先评优挂钩。不少家长、学生对此产生新的焦虑。(2023年第10期《半月谈》)

媒体调查表明,目前市场上的教育类App不止“班级优化大师”这一款,存在的排名问题比较类似。打着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旗号,对学生一举一动进行量化打分,并和学生的评价档案结合起来……这看似精细的一套做法,却让人不由得担心,教育数字化可别就这样被念歪了经。此类App给人带来的不适感集中体现在三点。一是有强制使用之嫌。有的学校把该款App对学生的评分、排名与评优评先挂钩,其实已经和教育管理行为绑定在一起,违背了推荐使用教育移动应用所要遵循的自愿原则。二是制造成长焦虑。校园原本应当多一些包容和雅量,但用教育类App实时公开学生加减分情况,以“梯队”形式展示评分排名,让不少学生倍感自尊受伤害。三是诱导消费。在查看评分等基础功能方面,家长用户付了年费,才能看到排名情况,实际上已经构成了“诱导”。

教育原本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,丈量教育的标尺也应当是美好的。所谓美好的教育评价,应当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导向,让校园更有温度;应当推动家校协同育人,使各方共同担起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。然而,低质量的教育类App偏离了教育的本质,使学生沦为被数字系统操控的工具。对此,教育部门应当强化监管,让教育类App的选用退出机制发挥作用,并对进入黑名单的相关主体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。此外,教育部门有必要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,完善教育类App的备案、推荐、选用和监督检查,以“严选”促使良币驱逐劣币。(杨博)

标签:

推荐阅读